2023年轰动全美的暴力案终于宣判,被称为“美男子杀手”的杰森·霍尔特因持刀袭击致1死5伤,被法院判处100年监禁。监控画面显示,这个身高188cm、长着明星脸的建筑系学生,在超市门口突然发狂捅人的场景,至今仍是受害者家属的噩梦。
案件曝光时,社交媒体充斥着两类声音:一类紧盯其作案细节,震惊于他连续追击孕妇的行为;另一类却在评论区刷着“可惜这张脸”的荒诞留言。审判现场目击者回忆,甚至有人偷偷给他递情书,法院不得不加装防弹玻璃防止意外。
主审法官公布的量刑明细引发热议。美国刑法中的“连续刑期叠加制”让杰森要为每项罪名单独服刑:二级谋杀60年起,5项严重伤害罪各判8年,非法持械再追5年,合计109年。考虑到减刑因素,实际需服满85%即92年,但媒体统一简称为“百年刑期”。
辩方律师曾以“双向情感障碍发作”为由申请减刑,但陪审团发现关键证据:杰森的手机记录显示,案发前48小时他搜索过“快速致死部位”“逃脱DNA检测”等内容。心理专家组最终认定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。
从审讯照片流出的那刻起,这个案件就陷入“颜值干扰”的怪圈。某短视频平台曾出现#囚服时装秀话题,网友把杰森的庭审画像PS成时装大片,播放量突破2亿。更有多家模特公司公开喊话“愿等刑满签约”,后被舆论集体声讨。
研究数据触目惊心:外貌出众者的平均刑期比普通人少23%,保释成功率高出18%。本案主检察官直言:“我们特别申请不公开其生活照,就是怕影响陪审团判断”。最终量刑时,法官特别强调“被告的外表不该成为减轻罪责的借口”。
在网络狂欢背后,幸存者琳达至今无法独处。她展示着后背30厘米的疤痕:“行凶者被夸赞长相时,我每晚都在重复被刺的噩梦。”死者母亲更被迫关闭社交账号——总有人留言“要是凶手丑点你们就不哭了吧”。
犯罪心理学教授指出,该事件暴露了“视觉优先”的社会病态:人们潜意识里认为外貌与道德存在某种关联。值得警惕的是,有18%的青少年在调查中表示“长得好看可以降低犯错成本”,这比五年前上升了9个百分点。
案件终审当天,法院外聚集着两派人群:举着受害者遗像的市民团体,和手持鲜花的“颜值粉丝”。这场荒诞对峙恰是时代的隐喻——当算法不断强化“看脸时代”,法律正在用最严厉的判决重建底线。
值得玩味的是,杰森在最后陈述时说:“如果长得普通,你们是不是更早发现我有问题?”这段拷问揭开了社会认知的漏洞。当我们习惯用滤镜美化现实时,或许该记住主审法官的告诫:“正义没有美颜功能”。
抵制不良游戏,拒绝盗版游戏。 注意自我保护,谨防受骗上当。 适度游戏益脑,沉迷游戏伤身。 合理安排时间,享受健康生活